概论

饱后思味,则浓淡之境都消;色后思淫,则男女之见尽绝。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,则性定而动无不正。

吃饱喝足之后再回味美味佳肴,食物浓淡的滋味就都消失了;交欢之后再回想淫邪之事,男欢女爱的念头就都断绝了。所以人们应当用事后的悔悟心情,来作为另一件事情开端的参考,打破对各种欲望的痴迷,才能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,不至于轻易做出格的事情。

查看详细

富贵家宜宽厚,而反忌刻,是富贵而贫贱其行,如何能享?聪明人宜敛藏,而反炫耀,是聪明而愚懵其病,如何不败?

富贵之家应该待人宽容仁厚,如果总是对别人苛刻挑剔,那就是富而不贵,无知庸俗,这样哪里能够享受生活?聪明有才华的人本来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,收敛锋芒,而有些人却总是到处炫耀张扬,招人忌恨,自以为聪明,实质上最是愚蠢无知,这种行为哪有不导致失败的呢?

查看详细

念头浓者,自待厚,待人亦厚,处处皆厚;念头淡者,自待薄,待人亦薄,事事皆薄。故君子居常嗜好,不可太浓艳,亦不宜太枯寂。

一个感情欲望比较强烈的人,对待自己各个方面都要求比较高,做事情投入的热情足,同样对别人的要求也一样,事事处处都喜欢做到极致;而一个感情欲望比较淡漠的人,不仅对自己的事情平静淡然,对别人也不会表现得热情洋溢,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激情。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,在日常生活的喜好上能够浓淡适中,既不过度奢侈华艳,也不过分孤寂枯燥。

查看详细

立身不高一步立,如尘里振衣、泥中濯足,如何超达?处世不退一步处,如飞蛾投烛、羝羊触藩,如何解脱?

人在社会上立足,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去看问题、想问题,就如同在飞扬的尘土中拍打衣服、在泥水中洗脚一样,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?一个人处世,如果遇事不作退一步的打算,就会像飞蛾扑火、公羊用角去抵撞篱笆一样,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?

查看详细

人人有个大慈悲,维摩屠刽无二心也;处处有种真趣味,金屋茅檐非两地也。只是欲闭情封,当面错过,便咫尺千里矣。

人人本有慈悲之怀,礼佛的居士和屠夫之间也没什么不同;人间处处存在真正的情趣,金屋玉宇和茅屋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。差别在于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,以至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,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,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。

查看详细

人心有部真文章,都被残编断简封锢了;有部真鼓吹,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。学者须扫除外物,直觅本来,才有个真受用。

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篇真正的好文章,可惜都被世间庸俗的书籍文章遮蔽了;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真正的好乐曲,可惜都被那些妖艳的歌声和淫靡的舞蹈所淹没了。所以,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,直接去寻求人心中最自然的本性,这样才能求得享用不尽的真学问。

查看详细

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,如山林中花,自是舒徐繁衍;自功业来者,如盆槛中花,便有迁徙废兴;若以权力得者,如瓶钵中花,其根不植,其萎可立而待矣。

荣华富贵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来,那么就像生长于漫山遍野的花草,自然会从容开放繁衍不绝,具有极强的生命力;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来,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,只要稍一迁移,便会因为生长环境的变迁而或繁茂或枯萎;如果是凭借权势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得来,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,因为根部并没有深植在土中,凋谢枯萎指日可待。

查看详细

春至时和,花尚铺一段好色,鸟且啭几句好音。士君子幸列头角,复遇温饱,不思立好言,行好事,虽是在世百年,恰似未生一日。

春天来临时,风和日丽,花儿尚且铺展出一片五彩缤纷的色彩,鸟儿尚且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叫。一个读书人如果很幸运,能通过努力出人头地,又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,但却不思考为后世写下不朽的篇章,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,即使能活到百岁,也宛如没有在世上活过一天一样。

查看详细

天之机缄不测,抑而伸,伸而抑,皆是播弄英雄、颠倒豪杰处。君子只是逆来顺受,居安思危,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。

老天对人的命运的支配是难以预测的,有时让人先陷入困境再进入顺境,有时又让人先得意而后失意。这些都是上天玩弄英雄、考验豪杰的手段。如果一个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,逆境当作顺境来处,安逸时不忘危难,不管上天怎样伎俩多变,都是无用的。

查看详细

十语九中未必称奇,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;十谋九成未必归功,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。君子所以宁默毋躁,宁拙毋巧。

十句话有九句都说得很正确,未必有人称赞,但是如果有一句话没说对,就会受到众多的指责;十个谋略有九次成功,不一定有功劳,但是如果有一次失败,那么批评、责难之声便纷至沓来。所以君子宁可保持沉默也不应浮躁多言,宁可显得笨拙也不要表现得高人一等。

查看详细

泛驾之马可就驰驱,跃冶之金终归型范。只一优游不振,便终身无个进步。白沙云:“为人多病未足羞,一生无病是吾忧。”真确实论也。

奔驰的野马,经过人的驯养可以成为纵横驰骋的好马;溅到熔炉外面的金属,最终还是被人放在模具中熔铸成可用之物。而人如果一味贪图悠闲自在不能振奋精神,就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。所以陈献章说:“一个人有很多缺点并不可耻,一生中一点错误也不犯才是我所担忧的。”这真是至理名言。

查看详细

声妓晚景从良,一世之烟花无碍;贞妇白头失守,半生之清苦俱非。语云:“看人只看后半截。”真名言也。

歌妓、舞女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嫁人做一个良家妇女,那么过去放荡的风尘生涯对她后来的正常生活不会有什么妨害;一个坚守节操的妇女,如果在晚年的时候耐不住寂寞而失身的话,那么她前半生的清苦守节就都白费了。俗语说:“观察一个人的节操如何,主要是看他的后半生。”这真是至理名言啊。

查看详细

家人有过,不宜暴扬,不宜轻弃。此事难言,借他事而隐讽之;今日不悟,俟来日而正警之。如春风之解冻,和气之消冰,才是家庭的型范。

如果家人犯了什么过错,不可随便发脾气,不能随便到外边去宣扬,更不能以冷漠的态度置之不理。如果所犯过错不好直说,就借其他事情暗示他,使之改正;如果无法立刻使他悔悟,就要耐心等待时机再劝说。只有谆谆善诱,像春风消除冰天雪地的寒冷一般,像暖流融化冻如石块的严冰一般,这样才是和气的模范家庭。

查看详细

以幻境言,无论功名富贵,即肢体亦属委形;以真境言,无论父母兄弟,即万物皆吾一体。人能看得破,认得真,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,亦可脱世间之缰锁。

如果将人的一生视作一场幻境,人的一切,包括富贵功名、色欲肉身都不过是上天赐予的躯壳;从真实的境界来看,不要说父母兄弟,就是世上万事万物也和我同为一体。人要看得通透,认得真切,才可以担负天下的重任,才可以摆脱世间功名利禄的羁绊。

查看详细

胜私制欲之功,有曰识不早、力不易者,有曰识得破、忍不过者。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,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,两不可少也。

战胜自己的私心和克制自己欲念的功夫,不是人人都有的。有的人是由于没有认识到私心欲念的害处,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去战胜和克服它;有的人则是明明知道私心欲念的害处,却又忍受不了它的诱惑。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认识邪魔的法宝,坚强的意志力则是一把能斩除邪魔的利剑,两者缺一不可。

查看详细

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纵做到极处,俱是合当如是,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。如施者任德,受者怀恩,便是路人,便成市道矣。

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,兄长对弟妹友爱,弟妹对兄长敬重,即使做到了最完美的境界,也都是理所当然,不应当存有一丝希望别人感激的念头。如果施恩的人自以为是恩人,别人总欠着他的,而接受的人总是怀着用什么方式来感恩,那么就是将至亲骨肉当作了陌路人来看待,骨肉之情就会变成一种市井交易了。

查看详细

锄奸杜倖,要放他一条去路。若使之一无所容,便如塞鼠穴者,一切去路都塞尽,则一切好物都咬破矣。

要铲除社会上的邪恶奸诈之徒,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、重新做人的生路。如果将他们推向绝境,逼得他们走投无路,他们就会产生一种“鱼死网破”的仇恨心理,那样只会带来更严重的社会后果。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,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,一切好的东西也就被咬坏了。

查看详细

山林是胜地,一营恋便成市朝;书画是雅事,一贫痴便成商贾。盖心无染著,欲境是仙都;心有丝牵,乐境成悲地。

山林是隐居的好地方,若有了私心杂念,那么山林也就成了闹市;欣赏书画是高雅的行为,若有了贪求和痴恋,那就跟商贾没什么两样了。所以,只要心不受污染,保持纯真,即使身处人欲横流的环境,也会感觉如同身处仙境;而心有贪恋,牵挂太多,即使身处仙界乐土,也会感觉像生活在苦海之中。

查看详细

世人只缘认得“我”字太真,故多种种嗜好,种种烦恼。前人云:“不复知有我,安知物为贵?”又云:“知身不是我,烦恼更何侵?”真破的之言也。

世上的人把“我”字看得太重,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嗜好和苦恼。前人说:“如果已经不再知道我的存在,又怎么会知道东西是否贵重呢?”又说:“如果知道自身并不属于自己,那么烦恼又怎能侵害我呢?”这真是一语中的啊。

查看详细

狐眠败砌,兔走荒台,尽是当年歌舞之地;露冷黄花,烟迷衰草,悉属旧时争战之场。盛衰何常?强弱安在?念此令人心灰。

狐狸在残垣断壁做窝,野兔在荒废楼台出没,这些都是当年轻歌曼舞的地方;遍地菊花在寒露中战抖,一片片衰草在烟雾弥漫中摇曳,这里曾是英雄逐鹿的战场。兴盛衰败岂会恒定不变?胜负强弱又从何谈起?一想到这些就令人心灰意冷了啊!

查看详细

权贵龙骧,英雄虎战,以冷眼视之,如蚁聚膻,如蝇竞血;是非蜂起,得失猬兴,以冷情当之,如冶化金,如汤消雪。

以冷眼看去,有权势的达官贵人纵然气势威武,英雄豪杰纵然像猛虎一样征战,其实不过是像蚂蚁聚集在腥膻处争食,苍蝇竞相吸血一样;人间的是非就像一窝蜂飞起来那样汹涌,人间的得失也像刺猬的毛刺那样密布,只有以空明澄澹的心胸去对待,才能像炉火冶炼金属、开水融化冰雪一样自在从容。

查看详细

真空不空,执相非真,破相亦非真,问世尊如何发付?在世出世,徇欲是苦,绝欲亦是苦,听吾侪善自修持。

超出一切色相意识之“空”的境界,并不是目空一切,执着或破除事物外在形象都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,请问佛陀怎样解释这个道理?身处俗世要能超脱于俗事之外,追求欲望是一种痛苦,断绝欲望也是一种痛苦,这全凭我们自己修身以达到拿捏自如的境界。

查看详细

烈士让千乘,贪夫争一文,人品星渊也,而好名不殊好利;天子营家国,乞人号饔飧,位分霄壤也,而焦思何异焦声?

行为刚烈的义士可以将千乘之国礼让于人,贪得无厌的匹夫却为一文钱而你争我夺,这两种人的品格有天壤之别,但义士让王位是好名,锱铢必较是好利,这两种心理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。天子掌管国家大事,乞丐沿街要饭,这两种人的身份地位有天壤之别,但有一点相同,天子思虑国家事务的忧愁和乞丐乞求食物的苦恼也没有本质区别。

查看详细

见外境而迷者,继踵竞进,居怨府,蹈畏途,触祸机,懵然不知;见内境而悟得,拂衣独往,跻寿域,栖天真,养太和,翛然自得,高卑夐绝,何啻霄壤。

沉醉于外来的声色物欲,争先恐后争名夺利,心怀怨恨,踏上险路,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而浑然不觉;秉持内心修养、心灵纯洁无邪,超脱世俗的人,往往视名利如浮云,洒脱不羁独来独往,养冲和之气,保康健之体,自得悠然,率性而为。这两种人的境界,犹如天壤之别。

查看详细

缠脱只在自心,心了则屠肆、糟廛居然净土,不然,纵一琴一鹤,一花一卉,嗜好虽清,魔障终在。语云:“能休尘境为真境,未了僧家是俗家。”

纠结超脱全在内心。如果内心能够了悟,那么肉铺酒肆也会变成极乐净土。要不然,纵使是操琴伴鹤,赏花爱竹,爱好虽然清雅,但羁绊的魔障终究还在。俗语云:“能够摆脱尘世才能进入真正的境界,没能了却尘缘的僧人则和俗家人没什么两样。”

查看详细

把握未定,宜绝迹尘嚣,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,以澄吾静体;操持既坚,又当混迹风尘,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,以养吾圆机。

一个人要善于修养自己的心性。当对自己的内心不能把握控制时,就应该远离尘世的喧嚣,使身心不受世俗欲望的诱惑,以便保持纯净的本性;而当内心的操守已经坚定,则应该置身滚滚红尘之中,让身心接受欲望的考验而不迷乱,这样才能使自己内心世界得到滋养而圆满。

查看详细

人生祸区福境,皆念想造成。故释氏云:“利欲炽然,即是火坑;贪爱沉溺,便为苦海。一念清净,烈焰成池;一念惊觉,船登彼岸。”念心稍异,境界顿殊,可不慎哉!

人生祸患都是由过多的欲念造成的。故佛语云:“利欲心太强,就是往火坑里跳;沉溺于贪欲爱恨,便蹈入苦海。心中杂念排除干净,烈焰就会熄灭变成清池;一念觉悟,就修成正果,到达超脱生死的彼岸了。”一念之差,境界便不相同,不可不谨慎啊。

查看详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