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要坚持操守就要有主见,如果没有主见,就会为所左右,怎么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呢?行事不可迂阔,要学会随机应变,不会随机应变,遇事就会常受阻碍,怎么能更好地在世间立足,成就大事呢?
读书人走向社会,为人处世应善于控制自己喜怒的感情。当着别人的面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喜怒,否则,自己的内心世界容易被别人看透而受人牵制;处事不能显现自己的爱憎之情,否则,凭感情处事,那么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就会被外事控制了,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。
恃才傲物、玩世不恭就会招小人嫉恨,要提防小人暗地里的诽谤中伤;小人表面伪装忠厚,但只能暂时欺骗他人,总会有可照肝胆之镜让他们原形毕露。
如果一个人的心境明澈,常如明镜止水般平和,那么在他心中天下就没有讨厌的事;如果一个人以平和之心看万物,常如沐浴在风和日丽中,感觉世界是和平美好的,那么在他心中,天下自然没有讨厌的人。
对是非邪正不能姑息迁就。是非曲直要分明,稍有迁就便失去了正义的立场;对利害得失又不可太分明,如果对个人得失计较太分明,便会产生趋利避害的私心。
苍蝇叮在骏马的尾巴上,奔跑速度自然是快了,但难以回避附在马屁股上的这份羞辱;茑萝依附在松树上,攀缘的高度自然很高,但免不了攀附别人的这份耻辱。所以有志向的人宁可冒风霜而自我勉励,也不愿意像豢养着的鱼和鸟讨好人类那样去献媚邀宠。
是非善恶之心太过分明,那么世上就没有什么事能合我意了;贤明愚笨之心太分明,难免对人太过苛求,也就难以使人亲近了。君子应当是内心精明而外表淳朴,知道人事的缺失,却大度宽容,贤明和愚笨的人都能接纳,都能得到益处,这才是君子应有的和风度。
自以为明察秋毫专揪别人小毛病的人,却常因这样的精明而陷入愚昧,所以君子只用恬淡平和来培养智慧;雷厉风行但急于求成的人,常常欲速则不达,所以君子总是谨慎稳重地对待那些细微小事,在稳中求进。
君子济人利物,应务实去虚,不能贪图名声,贪图名声的人往往会做一些于有损的事;官员们操劳国事为民造福,应当把这种理想放在心里,落实到行动中,而不要整天标榜,唯恐的人不知道,说得太多就容易遭到诽谤了。
平日懂得平息欲念调理身心,遇大事大非才能不受利益蒙蔽保全性命;治家必须重视量入为出,在大义面前,才可视千金如微物。
遇到大事才郑重其事的人,在小事上一定对自己放松要求;在大庭广众之下才知检点修饰,在私底下一定放纵自己。而君子要一个念头坚持到底,不会随环境改变而改变,面对小事,也如临大敌,处于密室,也像在大街上,不敢有丝毫马虎。
要让人得到当面的称誉,不如让他在人后不遭诽谤的毁伤;让人感受到刚刚结交时的那种欢欣,还不如让别人觉得跟你长久相处也不厌恶。
善于启迪别人心灵的人,应该根据别人已经明白的道理循循善诱加以引导,不能强行灌输他听不懂的;善于移风易俗的人,应该顺着他们可以改变的方向而渐渐推行,不要轻易纠正他们很难改变的长久形成的习惯。
用彩色的笔在空中描画,笔尖没有落下颜色,而空中也不会染上颜色;用锋利的刀在水中割砍,刀刃不会受损,而水也不会留下刀砍过的痕迹。明白这个道理后,为人处世就能做到想法和做法都符合实际情况,心与物偕,意与境会,宠辱两忘。
舞跳得好要凭借衣袖长,买卖做得顺要凭借本钱多,不要炫耀技艺如何高超出神入化,这都是肤浅的表面功夫;孤舟渡河,单枪匹马地杀出重围,依靠自身的本领独立于世,其超凡精神才是值得钦佩的。
个人的情感欲望不能放纵,应当用对抗欲望之道来克制它,其方法在一个忍字;别人的情感欲望不可强行去除,应当用疏导之法来调节它,其方法在一个恕字。现在的人把恕字用在了自己身上,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,而把忍字留给了别人,用以压制别人的欲望,这怎么行得通呢?
不论大事小事都去洞察算计,貌似精明,但实际上一点也不精明。真正精明的人,知道什么事该精明,什么事该糊涂。凡事必争个胜负,未必算得上勇。真正的勇,是既能战胜对手,又能选择输给对手。
平常的状态中,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时机去挽救时势,这就像酷暑中的一缕清风,令人顿时神清气爽;混迹于红尘之中,却能超凡脱俗,如同淡淡的月光映照着薄薄的云彩,在混沌之中能看得清楚。
想要入世积极做一番事业的人,首先得要领略世外风光,否则就没有办法摆脱世俗尘缘;想要出世与俗务断绝牵连,必须先尝尽世间的各种滋味,方能看破红尘。否则,尘缘不了,不但没有解脱感,反而会加重精神上的痛苦。
与人交往,与其最后导致轻易地疏离,不如开始时小心谨慎,保持适当距离;做事情与其投机取巧一时有所得,却最终功败垂成,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下点笨功夫,坚持不懈。
那些惨烈的灾祸,往往是缘起于玩忽职守之人;那些看起来圆满的大事,也常常是因为细微的小事而前功尽弃。所以常言道:人人都称好,还须防一人气恼;事事都圆满成功,还须防一事不成。
对于意外的赞扬不必心生喜悦,对于求全的责备和诽谤也不必反驳,要经常自我反省是否有愧于人,而不抱怨别人;如果自己问心无愧,心胸坦荡,再多的人饶舌也无损于自己的形象。
功成名就、荣华富贵,最终会灰飞烟灭,归入尘土。这样想明白了,贪恋功名富贵的心也就淡了;困窘贫穷,要从根源处追究原因,如果是自身造成,比如生性懒惰,奢侈浪费,这还能怨天尤人了吗?
世间的事,既要能够承当担负,又要善于解脱牵绊。如果不能承担,便没有能够成就的事业;如果不善于解脱牵绊,则不可能有出世的胸怀。
对待他人要保留一份永远不会断绝的恩惠,才可以维系永远不会满足的人心;处理事情要留有余地而不是竭尽智慧,才可以提防无法预测的突然变故。
了结心中的欲念,自然就能了结纷繁的世事,就像拔出了草根,自然不再生长;远离尘世却难以割舍声名,就像没有将腥膻味除尽,还是会招惹蚊子苍蝇一样。
仇敌的攻击容易防避,并不可怕,而从恩友方面投来的戈矛难防;人在受苦受难时遇到的坎坷容易越过,但安逸享乐时却难以逃脱温柔的陷阱。
做事拖泥带水顾虑重重,根源在于一个恋字;处事能左右逢源,重在一个耐字。
有腥膻味和肮脏的东西会引来苍蝇蚊虫的聚集,而芳香则会惹得蜜蜂和蝴蝶争相侵扰。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既不做坏事,也不图留下好名声,他们只会牢牢守住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真气,锋芒不显。不动声色,这才是修身立世最安全的处所。
从静中观察万物的运动,从悠闲中看忙碌的众生,才能获得超凡脱俗的乐趣;忙时会偷闲,闹中能保持安静,才是安身立命的功夫。
结交千百个朋友,赢得千百人的欢心,也不如消除一人对你的怨恨;追求事事荣耀,还不如避免一件丑事的发生。
为人刚直磊落之人,表面看很难相处,可他一旦与你结交,就会很忠诚,绝不会轻易和你分开;而那些看似平和易处之人,你与他会很快地亲近,也会很快地分手。所以君子宁可因刚正方直使人敬畏,也不能谄媚取悦他人。
意气与天下人相投合,与人交往如春风温暖万物,不应该有半点隔膜;待人赤诚如秋月照亮众物,不能有丝毫模糊不清。
仕途虽然显赫威盛,但经常想一想山林退隐的风味,追求权势的欲念自然会轻淡;入仕之途虽繁华,但经常想一想阴间的情形,那么追逐名利的心思自然就会少一些。
大雁还没有停落就拉满了弓,等兔子跑了才唤狗,这就是时机不当;狂风停止了不再兴波浪,抵达岸边就迅速离船,这才是当机立断的高手。
在嘈杂喧闹的场所说几句冷静的话,固然不中听,但能免除潜在的危险;在人穷困之时,用一点热心帮助他,使其渡过难关,自会激发出他许多希望。
以古圣先贤为师,不迎合今人俗尚,舍世人盲从之路,不随波逐流;以圣贤正法为准则,不依傍今世权贵,遵从当下豪俊不耻下问之道。如此,方可走向圆满人生。
能够顺应外界事物的规律采取行动,也就是把握了万事万物,就像飞舞的蝴蝶与飘落的花瓣一样看上去是那样的和谐;顺应了发展规律就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使自己感到不安了,就像看天上的圆月与水盆里的圆月是一样的。
淡泊名利的操守,须在纷杂浓艳的名利场合才能验证出来;镇定自若的操守,须通过诸事缠绕、杂乱无章的环境才能验证。不然操守不定,适应现实的心胸还没有达到圆通、灵活的地步,就怕一旦融入红尘,上品禅师又变成了凡夫俗子。
在人世间寻求一般的见识容易,但要通过自己得出真理却不容易;感官的刺激很容易得到满足,让自己做事问心无愧,却不那么容易。
廉洁,是用来警戒那些有贪婪之心的人。我果真不贪,又何必标榜自己清廉,引来真的贪婪之人心生嫉妒?谦让也是用来告诫那些好胜争强的人,我果真不喜欢事事争先,又何必把自己的谦让当作靶子,招来那些凶暴残横的人纷纷弯弓投射?
在没事的时候,应保持一种准备状态,时刻注意防范可能有事发生。这样,就不会因意外情况而张皇失措;在有事的时候,能够像没事时那样泰然,那么,已经发生的危机也会平安解决。
生活中若是总想让别人感激自己,便是招惹怨怒的途径;施恩不张扬,实实在在为别人做事而且能为别人消除祸患,这才是把事业引向兴旺发达的契机。
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要像泰山那样难以撼动,任何情况也不发生丝毫的动摇,这样过失自然就少了;应对具体的事情就像流水落花那样,顺应自然任其流逝,那么就会感到生活中有无穷的乐趣。
满口仁义道德圣贤文章,满脑子却是害人的伎俩;规劝别人行善,却不劝自己行善,就是假仁假义假修行。真正有才德的君子能在独处时依然自律,珍惜分分秒秒,锐意进取。
正人君子像坚硬的石碑那样严正,人们敬畏他而难以亲近,就像宝贵的明珠很少有人不以它为怪物的,甚至有时因此想要拔剑斩除它;而那些奸佞的小人往往像油脂那样油滑,但人们却喜欢他们的容易交接,而很少有人不以毒虫当甜美食物的,放纵自己与他们混为一体。
遇事只需要坚持镇定从容的态度,即便事情好比杂乱的一团丝,也会理出头绪来;对待别人没有半点矫饰虚假,即便是狡猾得像山鬼那样的人,也会被感动而表现出忠诚来。
真正的君子,不但有柔软肝肠像春风般温暖的善心,还有傲骨不屈像秋水般清透的气节。对于孤独无助的人,他自己即使身无分文,也会去怜惜帮助他们;而对于有权有势的显贵,他即使一贫如洗,也会傲目以视。
贪图人情的便宜,必定要在天道上吃亏;贪图世间的种种享乐和欲望,一定会招来天道的惩罚。涉足社会的人一定要谨慎,不要贪捉黄雀而让自己陷入深井,打飞鸟却用名贵宝珠做弹丸,这是很不值得的。
花费千金结交贤士富豪,不如匀出半瓢小米接济那些饥寒交迫的人;构建豪宅招引客人来住,不如修几间茅屋来为孤苦受寒的人遮风挡雨。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